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的暂行规定

时间:2024-06-18 00:02: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8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的暂行规定

民航局


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的暂行规定

1986年7月1日,民航局

为了加强对民航航空电信各类技术业务人员的技术管理,保证通信导航系统各岗位人员的技术质量,促进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结合我局的具体情况,决定实行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核发岗位技术执照的制度。关于核发和管理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的规定如下:
一、应用范围
《中国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发给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及所属各单位从事民用航空电信技术业务工作的人员进行岗位值班的技术合格凭证。
凡民航通信、机务、导航和雷达等各类队、台、站、点参加岗位值班的直接保证飞行安全的技术业务人员,都必须持有相应的执照。
二、执照的申请
各类人员申请航空电信人员执照,应由申请者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并填写《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申请书》,交所在单位统一报具体承办的主管部门。
凡已在职尚未办理执照的人员和见习期满人员,以及改变工作岗位将要独立工作的人员都应填写《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申请书》,办理颁发执照的手续。
三、考核
由民航局授权的地区管理局、学校通信导航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具体考核、评定由民航局聘任的技术检查员组成的考评小组担任。理论考试按百分制,技术操作按优、良、中、差,理论成绩在80分以上,操作成绩在良以上,方可发给执照。
考核试题和评分标准均由民航局统一下发,由实施部门组织培训后,进行考核。
四、审批与核发
经考核合格者,由组织考核单位填写《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审查报告表》,然后由该考核单位负责人和检查员签署意见后报民航局审批。
执照均以民航局名义颁发。在民航局审批《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审查报告表》后,由各地区管理局、学样具体办理核发事宜。
航空电信人员执照,长期有效,但每年需进行一次技术考核,确认执照人技术能力,具体考核事宜由各管理局、飞行专科学校组织。凡考核不及格者,由民航局授权的部门批准停止执照。技术业务工作中断一年以上者,需重新申请考核,按原核发执照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已不从事航空电信工作人员,不予核发执照。
五、检查员的聘任
民航局聘任的检查员由地区管理局和飞行专科学校向民航局推荐,由民航局择优聘任,并正式下发聘任通知。检查员的聘任期四年。在聘期内,一切关系仍隶属于原单位,但安排工作时,应保证他们按民航局计划执行考核、检查任务。
检查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基础理论水平,能胜任理论考试工作,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胜任实际操作考核工作。检查员必须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工作作风严谨,严格要求并对被检查者技术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定。
六、培训
根据民航局下发的通信导航系统各类技术业务人员培训标准和内容要求,由各单位组织对所属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经培训后考核不及格者,应再组织补训和补考,仍不及格者则视情安排见习工作或予以转职。
七、检查
民航局、地区管理局、省(市、区)管理局和飞行专科学校通信导航业务主管部门有权,并应定期检查所属单位各类人员的持照情况。不允许安排无照人员单独担任值班工作。
执照人员因技术水平和其它原因发生等级事故后,应收缴其执照,处理后重新办理审批执照手续。如情节严重,证明确不能担任所分配工作时,应吊销其执照并作转职处理。
无照人员值班,发生差错事故,除对当事人予以处理,还要追究该单位领导的责任。
注:1997年1月6日民航总局已对此条进行修正,修正内容如下:
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执照人员因技术水平和其它原因发生等级事故后,应收回其执照,处理后办理审批执照手续。如情节严重,证明确不能担任所分配工作时,应收回其执照并作转职处理。”
八、检查员的补助
经民航局正式聘任的通信导航系统技术检查员,在应聘期间每人每月补贴七元,从应聘下月起随工资一起发放。解聘后也从解聘的下月开始停止发放。该费用列入机场管理费中的通信导航业务费开支。
九、执照管理费
凡申请办理航空电信人员执照者,应按规定交纳执照管理费。
收费标准为初次申请、更换、补发执照者,每人交纳执照管理费15元。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进行补考者,交纳10元。工种转换后办理担任工种的执照(技术能力)者,交纳10元。交款人凭财务部门的收据回原单位报销。报销列入机场管理费通信导航业务费支出。
执照管理费应随同《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申请书》一并上缴,然后才能参加考核。执照管理费上缴至各地区管理局、学校财务处,其中50%由地区管理局、学校财务处上缴至民航局财务司,余下的50%留给管理局、学校财务处,冲抵通信导航业务费支出。
十、生效
本规定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生效。民航局对各条款有解释权。
民航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申请书
----------------------------------------------------------------------
|姓 名|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
|年 龄| |工作单位| |
|------|--------------|--------|--------------------------------|
|性 别| |参加工作| 年 月 日 |
| | |日 期| |
|------|--------------|--------|--------------------------------|
|籍 贯| |现在住址| |
|------|--------------|--------|--------------------------------|
|民 族| |文化程度| |
|------|----------------------------------------------------------|
| 工 | |
| | |
| 作 | |
| | |
| 简 | |
| | |
| 历 | |
|------|----------------------------------------------------------|
| 受 | |
| | |
| 过 | |
| | |
| 何 | |
| | |
| 等 | |
| | |
| 训 | |
| | |
| 练 | |
|------|----------------------------------------------------------|
|申 请| |
|何 种| |
|执 照| |
|------------------------------------------------------------------|
|申 请 人 年 月 日 |
----------------------------------------------------------------------
航空电信人员执照审查报告表
----------------------------------------------------------------------
|姓 名|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
|年 龄| |工作单位| |
|------|--------------|--------|--------------------------------|
|性 别| |参加工作| 年 月 日 |
| | |日 期| |
|------|--------------|--------|--------------------------------|
|籍 贯| |现在住址| |
|------|--------------|--------|--------------------------------|
|民 族| |文化程度| |
|------|----------------------------------------------------------|
| 体 | |
| | |
| 检 | |
| | |
| 情 | |
| | |
| 况 | |
| | |
| | 体检单位(盖章) 医生(签字) 年 月 日 |
|------------------------------------------------------------------|
| 专 业 知 识 考 试 | 成 绩 |单 位 或 检 查 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技 术 考 核 | 成 绩 |单 位 或 检 查 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 | |
| | |
| 查 | |
| | |
| 员 | |
| | |
| 评 | |
| | |
| 语 | |
| | |
| | 检查员(签字) 年 月 日 |
|--------|--------------------------------------------------------|
| 地评 | |
| 区 | |
| 执 | |
| 照 | |
| 考 | |
| 核 | |
| 部 | |
| 门语 | |
| | 单 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民 | |
| 航 | |
| 局 | |
| 主 | |
| 管 | |
| 部 | |
| 门 | |
| 审 | |
| 批 | |
| | |
| | 民航局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资打假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业部 公安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资打假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明字[2004]第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林、农牧)厅(局、委、办)、公安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并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为贯彻全国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动员会精神,落实《关于做好2004年农资打假工作的意见》(农市发[2004]4号)有关要求,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于3月上旬,先后派出多个调查组分赴河北、河南、辽宁、山东等地开展暗访行动,捣毁了河南郑州诺华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宁晋原野化工有限公司、河北邱县金秋公司等非法制售假劣农药窝点,查出了山东梁山川田化学有限公司库存大量标称其他厂家厂名、厂址的农药包装及产品标签。目前,这些案件已分别移交有关部门立案查处。

  从暗访情况看,在一些地区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一些地下黑窝点仍在生产假劣产品、冒用商标产品,或冒用农药登记证进行生产;二是售假渠道和网络还没有捣毁,假劣农资仍在流入市场;三是未经审定的品种仍在销售,特别是假冒抗虫棉种子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地方领导认识不足,执法力度不够,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检查,没有采取果断措施严惩深挖;二是部分地区存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致使犯罪分子得不到严惩,打假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三是制假售假分子变换经营手法,把生产、储藏、销售设在不同地点,逃避检查,躲避刑事制裁。

  针对目前形势,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要求各地立即行动起来,掀起春季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新高潮。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对专项治理行动的认识。当前,农资使用高峰已经来临,各级农业、公安、工商、质检部门要把开展专项治理作为落实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彻底克服麻痹思想,坚决消除懈怠情绪,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大局意识,抓紧抓好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二、进一步加大部门配合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农资打假牵头作用,主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查找假劣农资非法生产窝点和销售网络,适时、适情开展联合行动,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坚决杜绝以罚代刑、降格处理,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探索建立合作机制,堵住执法漏洞。

  三、迅速开展市场整顿工作。要结合农业部近期公布的种子和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对种子和农药生产厂家、专业市场、集贸市场、集散地等生产经营单位迅速开展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销售未登记产品、销售未经审定品种、假冒品牌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净化种子、农药等农资市场,确保农民购买到合格产品。对从市场检查中发现的线索,要追根溯源,查清销售渠道和货物去向,打击假劣农资的生产源头和经营网络。

  四、继续组织开展暗访活动。各级农业部门要从群众举报、企业投诉、市场检查和农药原药生产厂家等方面寻找制假线索,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暗访调查,掌握制假售假犯罪证据,彻底捣毁制假售假窝点,坚决处罚一批违法企业和制假售假分子。

  五、切实改进农资打假工作方法。坚持政府打假与企业打假相结合、打假与扶优相结合的原则,要加强与知名企业的联系,发挥企业打假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掌握的线索与信息。要鼓励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推动信誉度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占领市场,确保农民用上合格种子和农药。

  六、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大要案件,要明确专人联系,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做到“五不放过”。对包庇、袒护制假售假行为甚至为之说情的有关人员,要报请有关部门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级农业部门要对系统内所属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制售假劣农资的,要从严查处。严厉打击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打掉制假售假的“保护伞”。

农业部

公安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ОО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加强二氧化碳气瓶安全管理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加强二氧化碳气瓶安全管理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



我国原有的二氧化碳气瓶,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采用压力为125公斤/平方厘米,充装系数为0.75公斤/升。这样的使用条件,所能适应的使用温度限度很低,而客观使用温度又较高,因而气瓶长期处于超压状态,曾发生过不少事故。一九六五年原劳动部修订《气瓶安全监察规
程》时,为了恰当地制订气瓶设计压力和充装系数,曾对装了气的气瓶,作了曝晒试验,测得了太阳曝晒下的有关数据,并根据我国历年气象资料做了核实。试验证明,在太阳曝晒条件下,气瓶壁温接近地面温度。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地面温度,在夏季的几个月里,都达到或超过60℃。

当时,为了缓和过去不合理的情况,将二氧化碳气瓶的充装系数降低到0.66公斤/升。但是,气瓶承受的压力并未改变,因而超压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按照0.66公斤/升充装,在60℃的情况下,瓶内压力达到167公斤/平方厘米,气瓶仍处于超压状态,不利于安全使用。

近几年,我局在修订《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时,对二氧化碳气瓶的设计压力和充装系数问题,又进行了调查,查阅了国内外资料,听取了各方面意见,经反复研究,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一九八○年元月一日起,二氧化碳气瓶的设计压力,充装系数,外表面漆色和标志等,一律按我局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原设计压力为125公斤/平方厘米的二氧化碳气瓶规格取消。气瓶制造厂不得再以设计压力为125公斤/平方厘米
的气瓶,当作二氧化碳销售,充气单位也不准再以压力降为125公斤/平方厘米的气瓶改装二氧化碳。
二、现在流通使用的原有二氧化碳气瓶,可维持现状,在继续使用过程中,逐年进行淘汰。充装系数,外表面漆色和标志,按原《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办理。同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贮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确实做到夏季避免日光曝晒。
2.实行夏季夜间运输。
3.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5℃。
各地区的夏季时间,应根据当地实际气温条件确定。但一般气温达到或超过26℃时,应考虑算作夏季时间。
三、充装二氧化碳的单位,应于一九八○年元月一日前,核实原有(压力为125公斤/平方厘米)二氧化碳气瓶实有数量,并不得再新增加这类气瓶。
各地劳动部门在今年内,应采取切实措施,贯彻好本通知。贯彻执行中有什么情况和问题,希及时告诉我局。



1979年8月1日